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說對治

說對治 一、 一行者問禪師說:“我們初學道的人,若遇到事情,他人來欺負我,該怎麼對治才符合道法?” 禪師說:“不須對治。若他人來欺負你,能避的,就避開他;不能避的,就任著他。能忍,你就忍著;不能忍,就哭。” 行者問:“那要是哭,和那普通人有什麼不同?(和普通有“我”的人有何差別?)” 禪師說:“就像用木頭叩鐘一樣,那聲音自然而出,何必中間有個我呢?若是該哭時強咬著牙、強繃著嘴、強忍著淚不哭,那才叫有我呢?有大我!(普通人哭時,感覺是我在哭;修道人哭時,只是哭。中間有大不同,知道的人知道。人也不過人形的鐘而已。)” 行者言下而明,歡喜而去。 二、 一天,老師和學生相遇。老師觀察了學生的修行,對他說:“好了,你已進入了心地法門,諸佛所證的法你已見到,自己一點也不缺少,和佛沒什麼兩樣。你呢,從今以後,但隨心行,自由自在,不用覺行,也不用靜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用有意修善,也不用著意除惡,站著、坐著、躺著,眼睛所見,耳朵所聽,都是佛性的本來妙用。山河大地,春花秋月,都是佛前的供品,你只管享用就是了!” 學生聽到老師的開示,法喜充滿。但他隨之產生了一個疑問,於是便問到:“老師,您不讓學生觀行、靜心,要是外境——尤其不好的外境生起時,心該怎麼對治呢?” 老師說:“外境本身沒什麼好壞,好壞都是心安上去的。要是你的心不強行給外境安好安壞,安是安非,安善安惡,安美安醜,問題麻煩從哪裡升起呢?要是問題麻煩不常把你的心拽走,你本來清淨明白的心就會像明鏡一樣生起照遍一切,正知而無限歡喜!你不用對治,但隨變化,只是注意別在念上加念,頭上安頭就行了。” 學生聽了老師的開示,解除了心頭最後的疑惑,防止了修行最後階段可能有的造作,清淨安詳,當下過上了像佛一樣自在的生活。 三、 千萬法門是對治之法。沒認識到實相前,人們都是用對治的方法來對待內心的不安的;認識後則大不相同,認識後他們皆用不對治的方法對治一切。覺悟實相後,說“對治”已不恰當了,因為在那時,他們見到,沒有能對治的實際人,也不見所對治的實際境。 假如在覺悟前,你處在二元對立之中,認為一切事物存在著兩面性,且兩面性都是真實的,那麼你就用有為的對治之法——用前對治後,用左對治右,用善對治惡,用美對治醜……這是平衡之法,有些像以火滅火,以毒攻毒的方法。但假如你覺悟了,認識到事物並無兩面性——兩面的兩邊都不真實,非常虛妄,是心所設,那麼,這時你就不用治境了,治心就行! 但假如你又進一步認識到,心也是虛妄的,沒有實心可治,沒有實心所生之物可治,那麼好了,你可以不治而治了。不理會頭腦所想的是什麼——頭腦也不會多想,只是擁抱實際,只是做,只是看,這是無治生活的呈現。不治而治的前提是,你真正認識到諸法如幻、息了造作、擁有清淨心。不然不可效法覺者無為而治,一是你做不到,二是那有點像鴕鳥把頭埋進沙裡假裝不見問題,有逃避問題的嫌疑。 四、 你用何法來對待你的問題?在你的認識層面,來行你的道。 未悟道前,且在事上斤斤計較,分厘與毫,且算得清楚,劃得明白,把得準確,做得到位,於事不留後患。切須努力努力。若是大道人,物來而名,事至而應,內通大理,外現小儀,於法自在,任運無礙。諸佛諸魔,一概不睬,目前細事,都不慢待。路邊小花,石上青苔,吃飯穿衣,都著精彩。處處用心,處處無心,用無心之心,心作無心之用。於心中無心,於無心中立專心,以此專心而成就一切事。 於心無心,與道相應,十方智者,皆此相同。語而無主,言而無心,聲如鐘響,氣類風音,曰名空心人。以此空心人而得真解脫。空卻分別計較認幻為實之心,決定解脫。空心人,空心竹,削竹而成笛,唇吹笛出音,笛音笛無心;空人如空笛,思想如唇風,空人起思想,思想無思想。以此無思想,成就大思想。三世一切智,如此思而想!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證悟的三步驟

頂果欽哲仁波切開示︰證悟的三步驟 證悟的步驟有三:了解、體驗和真實的證悟。 第一個步驟是理論性的理解,來自研讀經文。這當然是必要的,但並不是很穩定。它像一塊布上的補丁,終究會脫落。理論性的理解不夠堅強,無法讓我們承受生命中的起起落落。一旦面臨困境,任何理論性的理解都無法讓我們克服困境。 禪定的經驗像煙霧,終究要消逝。如果我們在一個隱密的地方專注禪修,我們必然會得到某些體驗;但是這一類的體驗非常靠不住。有人說:“奔向體驗的禪修者,就如同小孩奔向一道美麗的彩虹一樣,會誤人歧途。”專注而密集的修行可能會帶來一剎那的通靈,也會讓我們看到某些成就的徵兆;但是這一切只會增加期望和傲慢—— 只是一些魔鬼般的騙局,障礙的來源。 話說好的狀況比壞的狀況更難處理,因為好的狀況更令人分心。如果我們得到一切所欲——財富、舒適的房子、衣服 —— 應該把它視為幻覺一般,像是在夢中得到的財產,而不要對它產生一種慣性的執著。如果有人對我們生氣,或者威脅我們,反而比較容易修忍辱的禪定。 如果我們生病了,也比較容易面對,這些都是造成痛苦的因,而痛苦本身自然會提醒自己想到佛法。所以說,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些困難的遭遇反而比較容易融到自己修行的道路中。但是當一切都很順暢,也感覺快樂時,我們的心會毫無困難地會接受那個狀況,就如同我們全身塗滿了油,執著很容易在無形中滲入我們心中,它會變成意念的一部分。當我們開始執著於有利的狀況,會開始迷上自己的成就、我們的名、我們的財富,這是非常難去除的。 但是擁有證悟的人就像一座壯麗的山,無法被任何風動搖,就像永遠不變的藍天。好的狀況和壞的狀況,即使來幾千個,都不會形成執著或排斥,不會造成任何期待或懷疑。經文這樣形容,如果在他一邊站著一個人,拿著檀香扇子幫他搧風,另一邊站著一個人拿斧頭準備砍他,他不會較高興有人幫他扇扇子,也不會更恐懼有人要砍他。這樣的人,所有的迷惑都已消失殆盡。不管任何狀況,不論有利或有害,都會讓他在道路上有所進步。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一位女性去西藏看天葬後寫的感言

一位女性去西藏看天葬後寫的感言 第一次在幾米外看屍體被一片一片切下來。第一次看到天葬師一錘子下去,人的腦殼瞬間粉碎。 那天看到天葬師一錘子一錘子把一具完整的成年人的頭蓋骨,四肢的骨頭砸碎的時候,我看著這一幕沒有一點恐懼,只是眼淚不斷的往外湧。這就是人,一輩子無論經歷過什麼,美好的,痛苦的,無論是什麼身份,什麼性別,什麼年齡,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一具白骨,甚至連骨頭都沒有了,一輩子〔珍惜的〕〔執著的〕身體,最後什麼都沒有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只離幾米,現場看著一具一具屍體在你面前,像切豬肉一樣被一具一具切開。 屍陀林的地面是濕的,因為每天都有死人的血水一遍一遍的流進去。 那裡有著屍臭的味道,一陣一陣風吹過來,屍體的味道就撲在你臉上,包圍著你。 第一天去看時,當時天葬師正在砸骨頭,人平時用來走路的雙腿,那時候肉已經被吃光了,只有兩根腿骨,天葬師一錘子砸下去,腿骨就那樣看似脆弱的碎掉了,看著是那麼的弱不禁風一樣,那一瞬間我都空了,腦子裡什麼都進不去了。就好像沒見老虎的人以為老虎是一隻可愛的貓,對牠充滿幻想,當看到真正的老虎時,幻想瞬間破滅。 我站在最前排,沒用手去捂著鼻子,屍體的味道可以隨時盡情的聞到。 因為離的近,砸骨頭的時候,不知道是腦袋裡的東西還是骨髓濺了我一身。我看了看,沒有感覺,沒有什麼可怕的,也沒有什麼可嫌棄的。在我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直白和赤裸,將來我也如此,再也沒有什麼值得去幻想的,一切都這麼直接的擺在眼前,不成菩提就入輪迴,這就是這一世的結果。 太多的人不明白得人身是為什麼。 五明佛學院的屍陀林,每天都有亡者的屍體。 第一天我們去的時候已經下午三點了,九具屍體的肉都吃光了,很多禿鷲已經飛走了,留下來的大概有近幾十隻。 以前沒去了解過天葬。 這次深入的了解了。 行程裡沒有去天葬的計劃。 但是有一位像母親一樣的師兄對大家說,一定要去,那裡破除我執最直接。 師兄說,看了天葬,很多東西都能放下了。 是的,看完後,你會發現你執著的東西是那麼的可笑和可憐。 第二天去看天葬時,來了14還是15具屍體,讓我們把人的一生都看了一樣。 從老人到嬰兒,從男人到女人,全都齊了。最小的孩子好像是剛出生的,最老的老人是滿頭白髮。 也有好像是交通事故的,因為我看到有兩個人臉上血肉模糊,五官已經不清楚了。 屍體基本上都不穿衣服,用一塊布包著,用摩托車拉過來。一點也不隆重和奢華,簡單至極。 那天天很熱,天葬師只有一個,他一個人要切10多具屍體,那種切法和擺放的方法,你會覺得你平時的各種情緒都是那麼的沒有意義。 你去執著一個男人或者女人是那麼的無聊可笑,因為他們無論是美是醜,是身份尊貴還是貧賤,最後脫光了擺在那裡,被切成幾片時,身體裡的結構真的是豬肉一樣。 胖一點的切開後裡面有黃油油的脂肪,瘦一點的就是皮肉,大腿那裡切開就是肥肉和肌肉部分。 死者的家屬就站在半米的位置看著,因為要等著天葬師把他家人的一塊骨頭砸下來,他們拿回去做擦擦超度。 切頭皮的時候,我一下子覺得執著頭髮是件太可笑的事。 因為無論你是有頭髮還是沒頭髮,切的時候就是從脖子後面先來一刀,然後刀往頭上剃幾下,整張頭皮就都下來了,裡面就是腦殼那裡… 那天有一位老人,天葬師在切她肉的時候,順便把她脖子上戴的一串東西扯下來扔在了一邊, 這時候對照自己,會有一個結論,你執著的一切身外物都沒有任何意義,都是與解脫無關的,都是不究竟的。 離開天葬場回到佛學院時,再看那裡的人,無論男人女人,一下子看到的都像屍體一樣, 我會習慣性的看一下那個人的後面,想像這個此時活著的人,如果也不在了,是如何被切開的。 看的時候沒有男女之別,也沒有老少之別,感覺人就真的像機器一樣。 我終於明白了那位師兄告訴我的,她說,她看不出人是好看的,她說,她覺得人就是機器一樣。看了天葬,或許就更能明白這些感受。 我在藏區時給夫君打過一個電話。 在電話裡我向他道歉,說著說著就哽咽了, 結婚十年我從來沒盡過做妻子的責任,各個方面對他都是牴觸的。一直都是自私的,索取的狀態,在意的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去想他感受到的。 自己的感受極深刻時就離家出走一下,甚至在做了特別不對的事後也沒有和他正式說過一句對不起, 如果是反過來的話,以我之前的性格是絕對要以離婚告終的。所以他之前總說,其實我離佛比你近。我現在覺得他說的對。 其實,學佛不是你一定要進山,也不是你一定要天天持咒念經。 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清淨〕,帶著正知正見去說話做事。 在面對種種外境時保持〔安住和定〕的狀態,保持住你的清淨心,不被外緣外境所轉,就是在修行。 用那位師兄的話說就是: 歡喜了舊業, 不再造新業。 這是我們要做的。 這次回上海 我搬回夫君房間了。 佛堂變成了真正的佛堂。 那天晚上,夫君說,和我在一起這麼久,第一次有了不同的感覺,因為,我終於開始用心了。 就如上師說的那樣,如果世間法你都處理不好,何談解脫之道。 有一位師兄和我說,一個學佛的人,如果你的丈夫真的有外遇了,你知道了都不要提離婚,更不要哭不要鬧,你就安靜的等著緣份自然了結, 如果你去人為的做什麼,又是新的因果,很容易又造業。 還是那句話: 歡喜了舊業, 不再造新業, 一切為解脫, 今生解脫。 我不愛你,我也不恨你,我更不怨你。其實就是我不執著你的好和不好。 體會到緣生緣滅--緣起空義的時候,我不是我,你不是你。 我們來的時候是一個人來。 死的時候是一個人走。 生死之關,都是要我們自己一個人。 真愛誰,就用你現在能得聞佛法的人身為他們修行,將來度他們解脫,這是愛。 回到世間法上去看。 不是我們的老公和妻子不對,也不是我們的朋友家人不對。 這世間沒有對和錯,只有因和果。 是我們自己錯了,我們沒有清淨心。 我們沒有智慧,被顛倒妄念蒙蔽了本性…與各位法親分享。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蓮師心要建言:第十一章激勵心靈修持的開示

蓮師對措嘉佛母的開示:婚姻和家庭對修行的束縛和障礙 蓮師說: 措嘉,在修持解脫的佛法時結婚、過著家居的生活,就像是被束縛在緊固的鎖鏈中,不得自由; 你或許想要逃走,然而你已經身陷輪迴地牢,逃脫無期; 你或許已經感到懊悔,然而你已沉沒在情緒的泥沼中,無法脫身。 如果你有了孩子,他們或許很可愛討喜,然而卻是把你捆綁在輪迴中的樁柱; 如果你沒有孩子,無法傳宗接代的憂慮甚至更令人苦惱。 如果你擁有財產,在畜牧和農忙間疲於奔命,你便不會有閒暇來修行佛法; 如果沒有財產,飲食匱乏所帶來的痛苦與掙扎甚至更令人苦惱。 如果有僕從與員工,你便完全甘於當個忙於經營管理的奴隸; 如果不是這樣,缺乏權力便讓你為他人所控制,沒有修行佛法的自由,這麼一來,你的今生及來世都被破壞了。 總而言之,成家立業、過著家居生活的人,只會讓自己陷入苦惱的泥沼,這樣是沒有機會走向解脫的。 蓮師又說了: 措嘉,世間的歡樂極為無常易變,然而你若能修持神聖佛法,你的快樂便會長長久久。 世間的財富既短暫又片刻易失,然而你若能持續積聚資糧,你便是真正富有的。 投身惡行的人是多麼無知,而行善的人卻是明智的。 把自己交付給具義教法的人們是多麼高貴可敬,而追求無意義的名利的人們又是多麼短視、不道德。 世俗名聲及物質利益是苦痛的家戶主,而聖者則是一生證得佛果的人。 戀執這個世間的人,得不到脫離輪迴的良機。 ——節選自《蓮師心要建言:第十一章激勵心靈修持的開示》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淫心淫行

當“淫君子”來訪,我該怎麼辦? 問:很喜歡您的文章,您的文章猶如明燈,能捷徑地將我引領入涅槃的彼岸,萬分感謝!在生活中,我有一件事情,經常性地困擾我:我經常性地會出現意淫的場面,特別是看到一些畫面或者語言等,有時候我能夠把握得好,但是有時候,我就會迷失,請行者幫助,謝謝! 頭腦中出現“意淫畫面”——“和性有關的畫面”是個問題嗎?你可以調查一下全世界的正常男女,有誰的頭腦中沒有出現過和性有關的畫面?有誰的頭腦在該出現與性有關的畫面時不出現?全世界只有一顆頭腦,出現在一顆頭腦中的,也會出現在其他的頭腦中。你的頭腦並不獨特,在你頭腦中出現的,也曾經出現過每人的頭腦。這完全不是個問題。那些與性有關的畫面,在內在裡是被允許的。也許法律或道德規定人不能在外在的影院裡公開放映這類視頻,但沒有道德或法律規定不能在一個人內在的影院——頭腦中播放,因為沒人能控制得了。當你的頭腦因“緣起”播放這類影片,看或不看,真正的你是那無作無為、不評不判的見;看或不看,在你內在,此片要播放時還是會播放。你不是那個做者,也不是那個被做者,其實質,你只是個純然的見者。 我這樣說,並非鼓勵或支持什麼。我只是說,當你的頭腦升起那些畫面時,你能控制嗎?試圖控制那些畫面給你帶來什麼?除了增長額外的痛苦煩惱,還能怎樣?我只是提醒你注意一下這個因果。從實相來說,任何頭腦中的畫面,沒有什麼好,也沒有什麼不好,它只是一幅畫面,就像天上變化的白雲。沒有你的評判,它是什麼?它好耶?孬耶?美耶?醜耶?境緣是沒有好壞的,好壞起於心。如果心不給這些事物、現象命名並執著於它,它一點問題也沒有。活著,我們的痛苦夠多了,讓我們煩心的夠多了,不必憑空再給自己製造更多的麻煩和痛苦了吧? 性是千百萬年來,每位有條件的正常男女都在做的事兒,也是每個生命來源的起因,卻常常被困惑地誤解為“淫穢”、“骯髒”或“醜惡”,多麼荒謬。同樣這一件事,這樣做被稱為高尚,那樣做就被稱為醜惡,如此強烈的分別給我們帶來什麼?任何因性創造了煩惱或由性引發了痛苦的人,都應該質疑一下自己的思想。到底是“性”更髒,還是“思想”更髒?到底是“性”的錯,還是你“想法”的錯?你能不能不把自己上部的思想疙瘩纏縛在自己下面的存在上?在我看來,人生的問題從來不是出現在“下部”——“性”上,而出現在“上部”——我們的“頭腦”裡。 當我們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時,當我們是長久單身沒有伴侶的男女時,當我們頭腦裡出現一些與性有關的畫面,那有什麼罪過?當這樣的畫面飄過我們的頭腦,怎麼辦?順其自然。你看或不看,它同等不變,非罪非過。它並非為你而到來,它只是無心呈現。當頭腦中出現與性有關的畫面,沒有你的判斷或執著,問題在哪裡?它來則來,它去則去;花開花落,念起念滅,任由它也。這是與性有關的畫面僅僅出現於頭腦中的情況。那麼,當我們色身之內,淫風鼓蕩,欲火遍燒,愛水注滿時,我們該怎麼辦?有伴侶者當然不是問題,那麼沒有伴侶的人們該怎麼辦呢?開閥放水,引水滅火,火去風息,回歸自然。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也知道自己會怎麼做。反正不管我說不說,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那麼做。讓我們誠實點吧。餓了吃飯,渴了喝水,性欲和其它身體的本能欲望有何不同?沒有你的判斷和分別,問題在哪裡?說到底,性的愉悅快樂並非是由對方帶來的,而是你自己。如果沒有內在的分別,有沒有他或她,你一樣可以令自己快樂怡然。性愛起於頭腦,發於頭腦,也終止於頭腦。我們的頭腦如同地球,它自己內部有水有火也有風,對性的渴望只不過是身體內的四大運作使然。頭腦對性高潮體驗的渴求,如同地球上的火山噴發其火,那是風大、水大、火大和地大的共同演奏。地球由四大組成,身體也是,地球是無我的,身體也沒有我。如果沒有你頭腦的掌控判斷,對性愛的渴望與體驗,也只不過如無我的地球自己在演變火山、地震、洪水等自然景觀一樣。 這身體不是我的,我可以自由的使用它或被它使用。身體怎能成為人類的問題?若我們的頭腦沒問題,身體不會創造和投射出它的問題。這身體不是我的,當然這身體的諸多苦樂感受也沒有一個是我的。我可以允許我的身體痛苦,我也可以允許我的身體體驗各種快樂。我允許自己的身體快樂,正像允許它痛苦時的痛苦一樣;我允許自己的身體痛苦,也正像允許它快樂的時候一樣。事實上,快樂和痛苦,對身體齊等。沒有你的頭腦介入,身體是一個無人。我喜歡身體為我們的無私服務,也喜歡頭腦巧妙的利用身體,總之,在身體和頭腦之間,你不是其中任何一個。一切只是心靈的樂器,那些存在,只是音樂流淌出來不可缺少的因緣。至此,我只說了一件事:那就是“自然”。越自然越接近我們的本質。自然而無惑。 如果性的畫面出現在你的頭腦,允許它;如果愛水蓄滿你的身體,釋放它;如果性風吹蕩,欲火燒起,觀照它。總之,在生命之中,一切外物都不是心的主人,色聲香味觸法,不要讓六塵奪了你的主位,奴役你當臣子。性想和性行為,是身體四大自然運作的結果,它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它不由你掌控。它來之,就安之:不壓,不堵,不抗,不殺,不欺。打壓性欲從來沒有真正有效過。善待你的性欲,如同善待世上任何一位眾生一樣;善待你自己,如同善待任何一位不同性格的眾生。不拿性作任何文章是善待性,不執著任何概念判斷是善待自己。 有人可能會擔心,尤其是修行者:如果我涉足性愛,會影響我成佛嗎?對此,據說一千多年前達摩大師有過一段回答。那時,有一人問他說:“大師,白衣居士有妻子,不斷淫欲,他們能夠成佛嗎?憑什麼成佛?”達摩大師說,我們只談見性,不談淫欲。因為你不見性,所以淫欲才是問題。如果你見性了,淫欲本性是空。地水火風空,五大任意在我們的身體內旋轉、和合、變化,它一點也毀壞不了法身。法身本身沒有饑渴,沒有冷觸,沒有熱象,沒疾病,沒有性願望。它不會被壞,也壞不了。修行的人士,一旦找到了這個法身,當下以此法身為我,立時五蘊六塵無法來犯。修行的關鍵在於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在於色受想行識。淫欲的對象屬“色”,行淫的感受屬“受”,行淫的念頭屬“想”,行淫的衝動屬“行”,對自己淫行的種種判斷屬“識”,總之,這色受想行識皆是空性,因而淫性為空。有大信的修行者,不必因欲傷心,不必為淫勞情,只管三界自由來去,不相掛礙。這是大師所說的主要意思,大師還說,“若心有疑,決定透一切境界不過。”因為在幻相界,因果還是存在的,如果你不能定心,你惹的事多,你煩惱多;如果你接觸的多,轉你心的事情多。 身心淫重,能成就嗎?在修行者的歷史上,身心淫重,成就佛道的例子也是有的。二千六百年前,在佛陀的弟子中,有一個叫“烏芻瑟摩”的,這人長得彪悍勇猛,性欲很強,為此他非常苦惱。他那個時代,有一位傳法的佛出現於世上,名號空王如來。他於是求助於此佛。此佛教他遍觀身體冷暖之觸,當淫風吹蕩,性火升起,他靜觀身體內四大合離變化,由觀入定,定強諸欲脫落。於是諸淫欲火都化成了智慧火,藉因火光三昧,照見空性本體,成就阿羅漢。他被佛賜名為“火頭”,成為佛的護法大神之一。這是一例以“淫欲”為起因,修行得道果的例子。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也常因性欲或性行為而產生苦惱。是什麼讓我們產生苦惱的?是性欲或性行為本身嗎?我的看法是:讓我們困苦的並不是性欲或性行為本身,而是我們對性欲或性行為發生前後的判斷與分別。是我們的判斷、我們的分別,讓我們痛苦不堪——“自責”、“內疚”、“悔恨”、“後悔”等。而這完全是沒必要的,除非你喜歡自虐。一切諸性,習皆自然。 我這樣說並不是宣導淫欲縱亂,這絕非我意,我只是想解放你因性欲而為自己帶來的阻撓與痛苦。也許你會問,佛在楞嚴經中不是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你這樣教導不除淫心,憑何出離諸塵?我想問的是,千百年來,我們用否認、忌諱、打壓、譴責、批判,企圖抑制性欲或淫心,效果如何?你這樣做時效果如何?淫心性空,以覺照之。並且,佛說的“淫心”,並非指正常的性欲或性行為,而是指一切驕亂放縱的心靈現象。要除淫心,應然自覺,自覺不起,無法根除。佛說末法時代諸修行者應以戒為師,那麼,怎樣戒?如何戒?是硬硬的守戒條嗎?在我看來當然不是,以戒為師,即以覺為師。覺就是戒,戒就是覺。以戒為師,實是以覺為師。六祖大師也曾教導說:“稱覺為師”。此斯真也。 善知識在修行中,莫畏色如虎,也莫縱性如馬。念起即覺,觀照我行我動,如觀河中我影。一切事物於生命中出現,既不抵擋,也不對抗,但去瞭解。一旦瞭解,既無恐懼,也無實怖。無畏無為,方顯道成。生命中出現的一切現象,一切苦惱,一切麻煩,一切問題,如善用之,皆可成為修道法門,皆可成為成道之因。色不是虎,欲不是魔,淫不是賊,且莫害怕,更莫作羞,但只坦然面對。能坦然面對,已播成道之種,已發行,已入流,歷劫之後,將有佛成。此佛為汝,些許等待。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幸運者的心寶——敦珠仁波切對大圓滿禪修的私人指導

幸運者的心寶——敦珠仁波切對大圓滿禪修的私人指導禮敬我的上師!伟大的邬金大师曾说:“无须探究每件事的根源,只需探究心的根源。一旦心的根源被发现,你会因此解脱一切!若心的根源未被发现,即便知道每件事";偉大的鄔金大師曾說:“無須探究每件事的根源,只需探究心的根源。一旦心的根源被發現,你會因此解脫一切!若心的根源未被發現,即便知道每件事,也并未真正了解任何。” "也並未真正了解任何。”"当你开始在心的层面禅修时,让你的身体笔直坐下,允许你的呼吸自然出入。當你開始在心的層面禪修時,讓你的身體筆直坐下,允許你的呼吸自然出入。"凝视眼前方的空间,既不阖眼,也不两眼大睁。;凝視眼前方的空間,既不闔眼,也不兩眼大睜。"发心为一切如母有情的利益而修行,观想你的觉性——普贤王如来的本面。;發心為一切如母有情的利益而修行,觀想你的覺性——普賢王如來的本面。"强力祈祷你的根本上师,他与莲师不二,让你的心与他合一,由此导入平稳而和谐的禅修状态。 "強力祈禱你的根本上師,他與蓮師不二,讓你的心與他合一,由此導入平穩而和諧的禪修狀態。一旦坐定下来,无论怎样,你不可能长时间逗留于此空明的清晰状态,你的心会开始游走并变得活跃躁动,像猴子般坐立不安,跑到这儿跑到那儿。一旦坐定下來,無論怎樣,你不可能長時間逗留於此空明的清晰狀態,你的心會開始遊走並變得活躍躁動,像猴子般坐立不安,跑到這兒跑到那兒。在此你經驗的是什麼?它不是心性而只是心念。如果你執取並跟隨它們,你會發現自己回憶起所有的事,掛慮所有的需要,設計著所有的行為。這些心念活動將你拋進以往輪迴的暗海,無疑的從那裡將延續到未來。但是你必須穿透心念瀰漫的“煙霧”——那隻是思想製造的晦暗錯覺。"有什么能让你摆脱心念的锁链呢?">有什麼能讓你擺脫心念的鎖鏈呢?覺性看起來像什麼?它是空,極度清澈,光亮、自由與喜悅!在這些品質裡沒有任何界限,沒有輪迴和涅槃,輪涅已互相擁抱在一起。從無始以來它就在我們裡面,純粹天成。我們從未有“無覺性”的片刻——包括一切外在行動、努力和想像時。但是你會問,怎樣認證此覺性-日巴-之臉呢?"虽然你能够经验它,却完全无法描述它——这情形就像哑巴试图讲述他的梦。雖然你能夠經驗它,卻完全無法描述它——這情形就像啞巴試圖講述他的夢。想分辨出覺性安住以及經驗本身,是不可能的。當你完全自然赤露的安住於覺性的無限狀態,所有那些高速糾纏在一起的心念不會立即安靜或停下來——所有那些回憶,那些導致你如此煩亂的規劃,統統失去它們的力量。在那廣大無雲的心性天空中​​,它們消失不見——散落、瓦解並逝去。"它们所有的力量都在觉性中丧失了。 它們所有的力量都在覺性中喪失了。事实上,你已拥有这一觉性,它就在你里面。事實上,你已擁有這一覺性,它就在你裡面。它是清澈而明晰的法身無遮之智。但是誰能將之介紹給你呢?"你将得到什么支持?你將得到什麼支持?你將確信什麼?首先由你的上师为你展现心性状态。首先由你的上師為你展現心性狀態。當你認證它時,你會向自己確認那一本性。所有的輪迴和涅槃只不過是你自己心性的展示,由你的心所支撐著。就如波浪自海面揚起又歸於大海;一切心念都生自覺性又熄於覺性。確認此一(自)解脫將使你發現自己在徹底“無禪修和禪修者”的狀態——完全超越了禪修之心。 哦,如果那样的话,”你也许会想,“就无须禅修了。”很好,但我可以保证你还是需要!哦,如果那樣的話,”你也許會想,“就無須禪修了。”很好,但我可以保證你還是需要!僅僅知道那些話並不足以讓你解脫。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你早已被錯誤的信念和迷惑的習性所包裹。從那時到此刻,你已遺漏了每一刻而使自己成為心念的可憐且悲慘的奴隸!當死亡時,你一點也不確定將去何方,你將跟隨自己的業力奔向痛苦。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禅修并需要持续保有已被介绍的觉性状态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禪修並需要持續保有已被介紹的覺性狀態的原因。全知龍欽巴尊者說:“你也許認證了自己的心性,但如果你沒有禪修並習慣於它,則你會像一個嬰孩被擱置在戰場上:被敵人——你自己心念的敵方大軍給帶走!”概括說來,禪修意味著熟悉“本初無染本性的安住狀態”——通過生命本然、自然以及相續不斷的覺察。它意味著習慣於剩下獨自覺性的狀態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惯于安住在自然心呢?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慣於安住在自然心呢?在禪修中,當心念來的時候,就讓它們來;無須將它們視為你的敵人。當他們出現時,就放鬆(休息)在它們的出現上。另一方面,如果它們沒有出現,也無須緊張兮兮地疑惑著它們是否將會出現,僅僅休息於它們的“不出現”。 "如果巨大的概念思维突然出现在你的禅修中,要认出它们是容易的。如果巨大的概念思維突然出現在你的禪修中,要認出它們是容易的。但是當細小而微妙的(思想)波動出現時,認出它們則很困難,那需要一段時日以後才行。這就是我所說的namtok wogyu,即,心智的徘徊潛流。它們是你禪修中的賊,對你而言很重要,你應保持緊密觀照。假如你能在座上及座下——在吃東西、睡覺、走路、就坐時——都不變地覺察,那麼你就正確地了解它了!伟大的导师古鲁仁波切(莲师)说:“一百件事可以解释,一千次谈论,但你仅能把握住一件事:去知道一件事和每件事都是自由地保留偉大的導師古魯仁波切(蓮師)說:“一百件事可以解釋,一千次談論,但你僅能把握住一件事:去知道一件事和每件事都是自由地保留在你的內在本性、你的覺性中!”也就是说,若不禅修,就不能增加那份确认:若你实践,你就能。也就是說,若不禪修,就不能增加那份確認:若你實踐,你就能。但是要確認什麼?如果你以一種穩固而喜悅的努力去禪修,這一標誌將表示你已慣於安住在本性上。兇猛而稠密的黏著性——你擁有的那些二元經驗現象會漸漸放鬆下來,困擾著你的快樂與痛苦、希望與恐懼等也都慢慢弱化。你對上師的信心和其教誨的信任將會增長。一段時間之後,你的緊張、你的二元性觀念,都會蒸發(而消失),你會達到一個點,在那個點上,黃金與石頭、食物與污物、本尊與魔鬼、德行與非德行,對你而言都是同樣的——你將失去天堂與地獄的選擇!但是在你达到这点之前(当你仍被二元性的经验所俘虏时),那么德行与非德行、佛土与地狱、欢乐与痛苦、行为及结果等——所有这一切对你来说但是在你達到這點之前(當你仍被二元性的經驗所俘虜時),那麼德行與非德行、佛土與地獄、歡樂與痛苦、行為及結果等——所有這一切對你來說都是真實的。正如偉大的古魯(蓮師)所說:“我的見地像天空般高廣,但我的行持和其結果則比麵粉還要細。因此不要四處聲稱自己是偉大的左欽行者——當你事實上只是個跟屁蟲、酒鬼和rank with lust時!对你而言,整个要点在于你拥有的纯净心及三味耶的稳固基础,加之一种精进而喜悦的努力,这些会很好的稳固之——既非紧张,亦非放任。對你而言,整個要點在於你擁有的純淨心及三味耶的穩固基礎,加之一種精進而喜悅的努力,這些會很好的穩固之——既非緊張,亦非放任。假若你能完全將此生行動與利益拋在一邊而禪修,那麼確定無疑,你將獲得左欽之道的殊勝而深刻的品質。為什麼要等到將來呢?你立刻就能把握本初的領域,就在當下,這一建議是我的真實心滴。把握它,不要讓它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