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我覺得生活非常無聊。我該怎麼辦?

 Brij Mohan ,就這樣啊,你做得已經夠多了。你把生活弄得很無聊–頗有成就啊!生命像一支狂舞一樣精彩,而你已經把它淪落成無聊了。你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蹟了。你還想幹嘛?沒有什麼比這個更牛的事了。生活很無聊?你得有多大的本事才能忽視生活到這個地步啊。 前幾天我告訴你,無知的意思是忽視的能力。你一定一直在忽視鳥兒,樹木,花朵和人們。要不然,生活簡直就美不勝收,不可思議的美,如果你能如其所是的看到它,你會笑個不停。你會繼續咯咯咯地笑——至少在內心裡。 生命並不無聊,但頭腦是無聊的。我們創造瞭如此強大的頭腦,像中國的萬里長城一樣圍繞著我們,它不允許生命進入我們。它將我們與生命隔離。我們變得孤立,封閉,沒有窗口。生活在牢牆後面,你護腰看不見早上的太陽,看不見飛翔的鳥兒,看不見綴滿星辰的夜空。所以,當然了,你開始認為生活很無聊。你的結論是錯的。你在一個錯誤的空間裡;你生活在一個錯誤的環境中。 你一定是一個宗教徒,Brij Mohan,因為要把生活弄得很無聊,一個人必須得有宗教信仰;他必須很學究。他必須要了解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他必須要從吠陀經和古蘭經、聖經上學很多東西。你一定很見多識廣。一個知識淵博、知識太豐富的人,在他自己周圍創造瞭如此厚重的一堵文字的牆——無用的文字,空洞的文字—— 以至於他無法看到生命。 知識是生命的障礙。 把你的知識扔到一邊!然後用空無的眼睛來看……生活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驚喜。我不是在說一些神性的生活——普通的生活就如此不同尋常了。在細小的事情上你都會找到神的踪影– 小孩咯咯咯地樂,一隻狗在汪汪叫,孔雀在跳舞。但如果你的眼睛被知識蒙住的話你就看不到。世界上最可憐就是那些生活在知識的簾幕後面的人。 最可憐的人是那些用頭腦來生活的人。最富有的人是那些叩開了無念之窗,用無念來接近生命的人。 Brij Mohan,這不僅僅是你的經驗;你並不孤單。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會同意你。他們在哪兒都找不到驚喜。然而,驚喜每時每刻都有,因為生命永遠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斷的在變化,無法預知。面對這樣的奇蹟你怎麼能無動於衷呢?保持無動於衷的唯一辦法就是執著於你的過去,你的經驗,你的知識,你的記憶,你的頭腦。那樣你就不能看到實相;你不斷地錯失當下。 錯過當下,你就會活在無聊之中。活在當下,你會驚訝地發現,根本就沒有無聊這回事。開始像小孩一樣環顧這四周。重新成為一個小孩!靜心就是:重新成為一個小孩——重生,重回純真,保持不知道。這是我們那天說到的。禪師說:“不知道是最親密無間的。” 是的,你一定和生活非常疏遠,所以才會覺得無聊。你已經忘了親密,忘了直接。你不再與之聯結。知識是一堵牆:純真是一座橋樑。 開始像孩子一樣去看。重新去海邊撿貝殼。看看一個小孩是怎麼撿貝殼的——他好像發現了一座金礦一樣,興奮不已!看一個小孩堆沙堡的時候多麼的投入,他完全消失了,好像再也沒有比堆沙堡更重要的事情了。看一個小孩追蝴蝶……重新做個小孩。開始再追著蝴蝶跑,堆沙堡,拾貝殼。 別自以為是地活著。你什麼都不知道!所有你知道的都是關於、關於。你真正了解一些東西的那一刻,無聊就不見了。了解是一次全然的探險,無聊無法與之共存。它當然可以與知識共存;但無法與了解共存。 讓我提醒你:我不是在談論一些神性的、秘傳的知識;我只是在說這個生活。只要稍微清晰地、透明地看看周圍。。生活是多麼歡樂! 市中心一個小店的窗戶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買美國貨。底下印著幾個小字:日本製造。 只要開始環顧這四周,稍微再仔細一些。 一個德國人在蘇聯防區向警察報告自己的鸚鵡丟了。警察問他鸚鵡是否說話。他回答,“說,不過他表達的任何政治觀點都完全是他自己的。” Molly,79歲,向醫生抱怨她腹部脹痛的問題。醫生給她做了全身檢查,和一系列的檢測,然後宣布結果,“情況很簡單,你懷孕了。” Molly說,“不可能!我都79歲了,我丈夫雖然還繼續在工作,也86了!”醫生很堅持,所以這位年老的準媽媽一把拽過醫生的電話撥到她丈夫的辦公室。電話接通後她嚷道,“你個老東西,你把我弄懷孕了!”對面那個老人顫抖地問,“請問,你是哪一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