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以法為贈禮
現在就做! ~阿姜查尊者~ 摘錄自“以法為贈禮”一書
(這是阿姜·查於一九七八年七月,結夏安居期間,在巴蓬寺以泰國方言對一群新出家比丘所做的一場活潑生動的開示。)
吸進……呼出……,就是這樣!即使有人在“裝神弄鬼”,那是他們的事,不要因此而受干擾了。只管在呼吸的進、出上專注,只須清楚你的呼吸,這就夠了。別無其它,只要清楚什麼時候吸進和呼出。或者你可以在吸氣的時候對自己說“補(BUD)”,吐氣的時候說“哆(DHO)”,將這做為觀照的對象。現在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當息進時,你知道它,當息出時,你清楚它,那麼,你的心將會安定平靜、不散亂、不浮躁,此中就只是“氣”的不斷地進與出。
一開始,便保持這麼簡單的方式,沒什麼好多想的。無論你能坐多久,如果現在你很舒適或是平靜,自己會很清楚。如果你有恆心地這麼做,呼吸會變得細長且輕,身心也會變得柔軟自在——那是有代價的。儘管去做吧!讓它自然地發生,愉悅地靜定於禪坐:不會茫然、不會昏沉、也不會打瞌睡,一切都變得輕鬆容易,此時,你是寧靜安祥的!而當你起身時“哇!那是什麼?”你會禁不住回想起那種平靜。
接著,我們繼續保持不變的清澄正念。無論我們說什麼、做什麼,走到那兒,托缽、洗缽,或者進食,我們都明白自己正在做什麼:我們擁有正念,平穩安住。就是這樣地繼續去做!無論是在什麼時候做,我們都能“保持正念”!
有關行禪,是在兩棵樹之間,取大約七或八個臂長的直線路徑。行禪其實是同於坐禪的。收攝自己,下定決心——現在,你就要開始行禪去靜下你的心,期使清澄的“正念”有足夠的力量升起。
首先從右腳開始,以正常的步伐來走。隨著你的腳步對自己說:“補-哆、補-哆……”不斷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雙腳上。如果覺得紛擾不安,便停下來,等到平靜後再繼續走。須清楚路徑的起點、中點、終點,也知道什麼時候該往回走,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在那裡!
這就是方法!你可以開始修習行禪了。或許有人會說:“那樣來回地走,就像瘋子一樣!”但,你知道嗎?行禪中蘊含了許多的智慧呢!來回行走,如果累了,就停下來,將注意力轉向內心,並平靜地覺察你的呼吸,使心得到休息。
然後,還有一件要注意的事是你姿勢的更換。行、立、坐、臥,我們須不斷地去改變姿勢。我們不能只是站,只是坐,或只是躺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用到這些姿勢,因此,我們必須在每一樣的姿勢上發展覺知,使它們變得很有用。
去做吧!但並不容易,就讓我說明白一些好了!好像你拿了一個杯子,將它放在這裡兩分鐘,再放在那裡兩分鐘,每兩分鐘就移動一次,很專注的那樣子去做(觀察呼吸也是一樣,那樣去做,直到有了疑惑和痛苦,而那就是智慧生起的時候)。有些人會說:“什麼?將一個杯子移來移去?那是很瘋狂的,沒有用的,你是不是瘋了?”不要緊,只管做,但不要忘記,是兩分鐘而不是五分鐘,要專注!一切就在這所做的當中了。
觀照你的呼吸也是一樣,以盤腿的姿勢坐平穩,將右腿放在左腿上。吸氣直達到腹部,再吐氣直到所有的“氣”都由肺部送出。吸氣時要吸到滿,然後再送出。此時,不要刻意地去控制呼吸,不管氣長或氣短都沒關係,只要坐著注意你呼吸的自然進出,這就夠了。不要讓它溜走了,如果它溜了,停下來!看它到了那兒?找到它,再帶它回來。
遲早你會遇到一些好處,只要你持續去做。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到,這就好像將米撒在地上一般,看起來你似乎是把它們丟了出去,但很快地便會長出幼苗,而後變得成把成串的,再不久你就可以將它們去殼,並且吃到香甜的“khaomow(青色的甜糯米飯)”了。
禪坐時也是一樣,有時你會想:“為什麼我要坐在這裡看著自己的呼吸?它會自個兒吸進和呼出,並不需要我去注意它啊!”這就是我們固執己見的心,總是愛挑剔。但,不要理它!只要試著去做,直到心境平和。平靜時,呼吸會變得細密,身體會變得輕鬆,心也會輕安起來,一切都將恰到好處。持續下去吧!直到你好像只是坐在那兒而沒有了進息或出息一般!然而你仍活著,可別嚇了一跳,別因害怕呼吸會停止而逃開,你已經到達一個平靜的境地了,你就只管安住在那個境地裡,不必去做其它的事。有時,你似乎沒有了呼吸,但是你仍然有呼吸。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事會發生,但那無妨,只要對所發生的每項過程全然清楚,而不要被其中的任何一個狀況給愚弄了。
持續且經常地去做吧!在你進食之後,馬上掛起袈裟便開始行禪。“補-哆、補-哆……”直到所行的路徑都陷了下去,仍然繼續的走。疲倦時,就改為禪坐。努力不懈!努力——是為了你能夠“覺知”,為了你能擁有覺知,為了能讓覺知升起,為了能明白修行的一切。不要只走幾步路就胡思亂想起來,而後回到茅蓬裡,身體一躺,很快地便呼呼大睡。如果這樣的話,你將永遠一無所得。如果你懈怠不勤,什麼時候才會“苦”盡呢?如果你懈怠不勤,你又能成就多少呢?建立起我們的修行,超越懈怠吧!不要光說“平靜、平靜、平靜”,但到了坐下時,心卻無法馬上平靜,因而放棄了修行。
說起來容易,但實行起來可就難了!哈,就好像說:“種稻不難。”然你去試試看吧!你根本就不知道那只是公牛?那只是水牛?那個是犁?事實上,實踐與理論有很大的差距。你知道的,事情總是這樣!
你們都喜歡尋找“平靜”——平靜早已存在,你卻一無所知,而不論你去問誰,你都不會清楚。只要去明白你自己呼吸的進與出,“補-哆、補-哆……”這樣就夠了!只要這樣子做,不需要想得太多,現在了解這個就夠了。也許你們會說:“我做了,但什麼也沒看到!”沒關係,只要去做,不管發生什麼事,就這樣地繼續修行下去。終究,你會明白修行是什麼,試試看吧!如果你就如此這般的“坐”著,而且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便行了——當你的心變平靜時,心自然會明白。你將能整夜長坐,直到黎明來臨,卻不自覺你是在禪坐中。你會法喜充滿,那種喜悅是無法形容的!
一旦修行到了這個境地,你可能會想說“甚深”法,但要小心,可不要“嘮叨不停”,不斷地在敘說,那樣會令人發狂的。就拿老沙彌桑為例:一個昏暗的夜晚,正值行禪的時間,我聽到附近的竹林有人不停地說:“唷,唷,唷……”我坐下來聽,想道:“誰在那裡說法?是誰……”他並沒有停止,仍舊不斷地嘀嘀咕咕,於是我拿了手電筒走過去。沒錯,是老沙彌桑坐在竹林下,點著燈籠,盤著腿,正對著黑夜大聲宣說“佛法”。“桑,你瘋了嗎?”他回答說:“噢,我就是控制不了!禪坐時,我忍不住要說法,行禪時,我忍不住要說法……,不知幾時才能停止!”真是一個瘋狂的人啊!嗯,就是這樣,你知道的,這些都可能發生。
但是仍然要持續你的修行,不要只是放縱你的情緒。無論懈怠或是精神充沛時,都要繼續努力,不管是在禪坐或是行禪,甚至躺臥時,都要觀照你的呼吸。睡前,告訴自己:“我不耽著於恬適的睡眠中。”醒來之後,繼續禪坐。進食時,提醒自己:“我不因貪而食——只是當成醫藥去維持今天的生命,以便有足夠的精力繼續禪坐。”入睡之前,進食之前,我們都要如此警惕自己。站的時候,要保持正念。坐的時候,要保持正念。當你躺下來的時候,做右脅臥,專注呼吸,“補-哆、補-哆……”直到入睡為止。而醒來之時,馬上繼續“補-哆、補-哆……”,好像你從來沒有逃脫過任何一次的呼吸一樣!而後,“平靜”便會生起……,繼續保持正念吧!
不要盯看他人的修行,請不要那樣做!注意我們打坐的姿勢,要坐穩坐直,不要讓你的頭前傾或後仰。保持平衡,就像佛像那樣——坐得平正莊嚴。如果你想要改變姿勢,在改變之前,將痛苦忍耐到最極點吧!你會說:“什麼?我忍受不了了!”但在移動之前,再等一下,痛苦忍耐到最大極限時,還要再忍耐!不管有多痛,就是持續下去。如果痛到無法在心裡繼續持念“補-哆、補-哆……”時,就把痛當作是你醒覺的對象——“痛、痛、痛、痛!”讓“痛”替代“補-哆”。用這種方式直到痛苦消失,並且看看會有什麼後果。佛陀說痛苦是自己升起的,也會自己消失。就讓痛苦死去吧,別停止忍耐!也許你會流出汗來——像玉米粒般大的從背部流下。但如果你能經歷過一次這樣的感覺,你將會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了。但那是逐漸而來的,不要太強迫自己,只需慢慢地持續下去。
還有,也要覺知吃的動作——咀嚼、吞下,最後它到那裡去了?食物對你的身體是好是壞,你都要清清楚楚,也要知道這些食物到了何處。使“吃的藝術”變得更細緻吧!估計再吃五大口就會飽時,便停止,然後飲用足夠的水就行了。試試看你是不是做得到,大部分的人都不那麼做,反而在吃飽後又添加五口,這都不是正確的方法,你能了解嗎?佛陀曾說:要持續的留意“吃”這件事,知道你還沒有吃飽,但再五大口就要飽時,便停了下來,取用足夠的水直到飽。而後無論是禪坐或行禪,你都不會感到沉重,你的禪修將會自動地進步。然而,人們卻不願那樣子去做。假如你不是真正地想要訓練自己,那麼你便不會去做,你反而會吃到過飽為止——在你吃飽後,又多吃五大口!這就是我們無始的貪婪與染著,與佛陀的教法是相違背的,我們必須好好地觀察自己。
談到睡眠,要能清明覺醒,這全靠你自己斟酌。有時你沒有準時睡覺,而早睡晚睡都不要緊,我是這樣子做的——無論晚不晚睡,當我一醒過來,便立刻起床。不要太當一回事地去照顧這個睡眠,當下就斷絕它。如果你醒來之後仍然想睡,就馬上起來,起床去洗臉,然後開始行禪,立刻就去走。我們應該這樣子來訓練自己,行動吧!
這些都是我們該去做的,但你不可能只從他人那兒聽說便知悉這一切,你必須從實際的修行中去了解,所以,前行吧!這是訓練心的第一步。禪坐時,將焦點集中在一件事上——坐著。這顆心只需觀照著呼吸的進與出,不斷地觀照,慢慢地,心便會變得平靜。如果心是散亂的,坐下不久,你就會思念家裡,心會向外奔馳,會想吃一些面(那些剛出家的會很餓,不是嗎?)你想吃、想喝,饑餓、希求,想念每件事物!直到你發狂,但是,瘋就讓它瘋吧!一直到你能超越它。
只管去做吧!你們曾修習過“行禪”嗎?感覺如何?“妄想紛飛”!那麼就停下腳步,直到心回來為止。如果你的心真的散亂得很,那麼便停止呼吸,直到你承受不了時,你的心就會回來!如果你坐著的時候,心到處亂跑,請摒住呼吸,別吐出來,到了難以忍受時,心就回來了。使心力增強起來吧,訓練心與訓練動物不同,你知道,心“真的”是非常難訓練的,別輕易地放棄了。有時,摒住你的呼吸直到胸部幾乎爆開來,是抓住心唯一所要做的事——心會跑了回來!試看看。
在這結夏期間,了解到修行是什麼。白天,修行!夜裡,修行!無論什麼時候一有時間,便努力修行!日夜都行禪,縱使你只有十分鐘,也修行吧!將心置於一處,隨時保持正念。如果有什麼話想說,忍下來!不要說話。把注意力立刻轉回你的禪思上,繼續保持正念。
這就好像水壺中的水,如果我們稍稍傾斜,它會開始“滴-,滴-,滴-,滴-”,傾斜多些,它便“滴滴,滴滴,滴滴……”。而如果我們把水倒出來,它會形成一條沒有間斷的流水,就像是從水龍頭流出來的一般,而不只是水滴而已了。這意思是說,無論我們是站、是坐,是躺或者是其它,如果我們能經常覺醒,那麼我們的正念就會像這不間斷的流水一樣,但是如果我們的心徘徊不定,一會兒想這,一會兒想那,那麼我們的“正念”就僅僅會像那水滴一般了。
因此,就照這樣來訓練我們的心吧!不管我們的心有多散亂、多紛擾、多難專注,都沒關係,只要持續不間斷地去修行,你將能開展“覺醒”,直到它成為一條不斷的正念之流。而無論是站著、坐著、躺著,或是……,“覺醒”會與你同在,試試看吧!
光說不練,它不會自動前來,這你是知道的。但如果過於勇猛,你同樣不會成功,而全然不試,當然也是不行!這些都須銘記在心。有時,你根本不打算禪坐,但是,在結束工作後,你坐下來,空掉了你的心,而“啵”地一聲,你馬上有寧靜!那是非常容易的,因為,你就活在當下!
接受我所的說——目前,這就夠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